外星人开始实验后30年,我家第二次分家,秋子和冬香住进了新家2号。
现在,新家1号住着春奈和她的两子两女、夏美和她的两子两女,共10人;
新家2号住着秋子和她的一子两女、冬香和她的一子一女,共7人;
老家住着亚子和她的其他女儿,还有春日的一子一女、夏月的儿子健八,共8人。
再加上我这个「自由人」,人类总数达到26,其中有我的16个女儿和8个儿子,他们的母亲包括我的7个妻子——其中6个是我的女儿。
我已年近五旬,但生育能力依然在线,今年又添了两口人:春奈的儿子健七、夏月的儿子健八。
持续生育的底气来自技术的进步:新元二十八年,历经六年的摸索改进,我们造出了实用的木柴发动机,第一次驱动皮卡行驶。
这之后的三年,我们又用收集的部件攒了几辆木柴动力拖拉机,并且在使用中持续改进着发动机。
在研制过程中,我们还创造了许多副产品:木柴发电机、胶水、蜡烛。
我们的木柴拖拉机功率小、消耗大、易故障,而且需要一位专门的司炉进料、添水,司炉工作很靠经验,控制不好,轻则效率低下,重则直接停机。
但缺点再多,机器还是远胜人力,这些年我们不断开垦,农田一路从15亩增加到40亩,还加快了修水渠的速度。
机器很适合我们的情况:半大的孩子,原本只能算半劳动力,但有了机器,几乎能当壮劳动力用——而我们家半劳动力多、壮劳动力少。
现在,不仅14岁的秋穗、11岁的冬华在学习操控木柴拖拉机,就连9岁的健太和8岁的健次偶尔也会跟我学,正好作为书本学习的补充。
「健太和健次这么小,学什么开车烧炉啊,万一受伤怎么办。」亚子心疼外孙。
「有我看着呢,放心。」我宽慰她,「再说,这俩小子调皮捣蛋,我不带他们,他们指不定要自己偷偷开。」
现在人类的问题是男女比失调,奇缺男性劳动力,儿子(外孙)们学习劳动技能要赶早不赶晚。
带着儿子们开挖掘机修水渠,顺道砍柴、割草、打水喂牛,到了傍晚,原本蹦跳吵闹的两兄弟因为疲惫而安静了许多。
把两个男孩送到新家一号门口,我叮嘱道:「明天就在家待着吧,照顾好小静和花阳。」
健太和健次年纪还小,每隔几天跟我「劳动实习」一次即可,大部分时候,他们还是在家照顾弟弟妹妹、做家务、学习。
「外公,放心吧。」 「不用说,花阳交给我了。」
春奈的长女静今年6岁,她从出生起就体弱多病,现在依然苍白瘦小,很容易气喘,有时在院子里玩的时间稍久,就会发烧。
夏美的次女花阳和静类似,今年2岁的她已经发烧过十几次,如果不是在山上找到金银花,冒险煎水喂她服下的话,也许她撑不到今天。
健太和健次作为哥哥,花了很多精力照顾两个体弱的妹妹。
「爸爸?」春奈打开门,招手示意让两个孩子进屋,「进来坐一会儿吧。」
「今天我该去秋子家了,健四……还在发烧。」我低声说。
秋子的长子,今年4岁的健四和表姐静、花阳有类似的症状,都容易气喘。也许我的基因里有某种影响心肺功能的危险片段。
「我知道的。不过,小静想你了,能不能陪她一会儿?就一会儿。」春奈用恳求的眼神看我。
「……好。」
健太和健次见我答应留下,也很开心,一个跑到客厅告诉弟弟妹妹,一个跑去厨房告诉夏美。
我脱掉靴子和外套,在客厅被孩子们围住,除了襁褓中的健七,7个孩子都过来了。我抚摸着他们的头,逐个询问他们今天做了什么。
「我喂花阳吃饭了。」 「我洗了手绢和袜子。」夏美生的龙凤胎健三、铃音元气满满,他们才6岁就开始做家务,我当然是夸赞了一番。
春奈3岁的女儿雨乃和夏美2岁的女儿花阳坐在我腿上,雨乃向我报告今天吃了什么、玩了什么,花阳一如既往精神不足,抱着我打瞌睡。
其他孩子说完,除了健太、健次以外最大的孩子静才小声说:「我……我把妹妹们的衣服叠好了。」
静比健三、铃音还要大几天,但是身形远比他们瘦小,还容易气喘、着凉,所以相比之下做不了什么像样的家务。
小小的静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没用」,羞赧又自卑,让我的心阵阵抽痛。明明她没有任何错……
我把雨乃和花阳抱给她们各自的大哥,然后把静抱在怀里:「小静叠了几件衣服?」
静有些受宠若惊,看了看用羡慕的眼神望着她的其他孩子,小声地数着:「八双袜子、两个帽子……」
「雨乃的玩具呢?没有整理吗?」我知道静虽然很弱小,但还是很有姐姐的意识,会在妹妹雨乃玩耍过后收拾玩具。
静有些吃惊,她大概没有意识到这也算家务:「整理了。」
我亲了亲静:「大家都是好孩子。尤其是小静,今天表现最好的是她,大家要学习她。」
「我也干了好多!」傻乎乎的健三和铃音还在争功,默然旁观的春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我和春奈自然都不会漏看,静在听到我的表扬后,脸上浮现的不是得意,而是如释重负。因为自己体弱而自卑的静,总是担心被我厌烦。
所以,尽管今天还有别的日程,但只要静想见我,我就一定要见她,哪怕只是说几句话。
我尽量不去想,但心底知道,像静、花阳、健四这样体弱多病的孩子,不一定有长大成人的那天,更不一定有组建新家庭的那天。
我能做的只有陪伴。
***作者说***
关于故事背景,从人名来看似乎是日本,但主人公所在的城市实际是融合了日本和我国的几座大城市的特点虚构的,这一点在文中多处(降水量、作物选择、地形)有暗示,读者姑且视作架空世界。
怎么感觉要完结了
不唐了吗